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索拉里斯星》

人类已经着手与其他世界、其他文明相接触,却还没有完全了解自己的犄角旮旯,自己的死胡同和竖井,还有自己被堵起来的黑乎乎的门户。”——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索拉里斯星》

上个月的笔记里提到说曾经看过一个说法:“整个宇宙是一种生物,宇宙膨胀是这种生物的成长过程,坍缩相当于衰老……”

花了好几天时间回想到底在哪里看过这么个概念——这个“回溯”过程很难受,我的大脑也不知道究竟归谁管,反正不归我管。因为我既不知道大脑到底用什么方式整理那些经由我自己的神经系统收到的信息并如何分类整理,也不知道要怎样才能调取那些信息。闭上眼在想象的犄角旮旯翻来翻去,灰尘四起,能找到什么全靠碰运气。

结果给我翻出这本《索拉里斯星》来。

除了旧版那个有点像日食的暗红背景阴郁风格的封面提醒我这本书我看过之外,里面的内容几乎已经全无印象——我还记得我是什么时候在哪里看的以及借这本书看时发生过什么事,甚至记得当时的版本翻译很别扭看得十分心累,可就是想不起书里的具体内容,这是什么神奇的记忆存储方式?


(这是当年看得心累的版本)

这次看的是译林新翻的版本,虽然没对比着读,但新版读起来不觉得心累,应该是多少优于旧版的。


(译林新版)

《索拉里斯星》是一本读起来会有一点点“软”的硬科幻,这个“软”不是说技术部分不行,而是中间加入了很多关于人性的探讨和思考,反而让那些术语显得没那么突出。“硬”的部分那是真硬啊,我怀疑我对内容没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中技术部分实在太硬、加之翻译别扭,我当时可能根本就没看懂。

文中对索拉里斯海洋的定义有个渐进过程,最开始遵循惯例认定它是物化的,是地质结构体,通过引力对双恒星运行轨道施加影响;接着引出“前生物形态”的各种假说;到后来就干脆承认这片海洋是个宇宙生命物种,甚至还给人家进行了分类“多体属合胞目变形纲”……

呵呵。

软的部分是交互式的——

比如第九章中对海洋“造物”的描写既宏大又精细,然后说:“任何方程都可以用高等几何的形象语言来表达,并可以构造出一个与其等价的立体图形。而这正好与第十一章里的一句话互相映射:脑电图是一大堆同时发生的大脑过程经混合后的合成产物,而这些过程当中只有一部分和思想活动有关。那么还有潜意识呢?

比如凯尔文最初发现“哈丽”时因恐惧将她锁进火箭发射到双星轨道之外,对应他后来想把“哈丽”带回地球却因斯诺特的话而纠结痛苦。

比如第七章对人类本身的剖析:“我们飞向太空,做好了一切准备……我们并不想征服宇宙,我们只想尽可能地拓展地球的边界……我们奉行人道主义,有着崇高的理想。我们没有征服其他种族的打算,而是只想向他们传授我们的价值观,并吸取他们的文明传统作为回报……我们渴望找到自己理想化的形象:它们必须是比我们的地球更完美的地球,比我们的文明更完美的文明。我们期望在其他世界身上找到我们自己原始过去的影子。

对应着第十二章对人类为何执着于研究索拉里斯海洋的阐述:“索拉里斯学是太空时代的宗教替代物,是一种披着科学外衣的信仰。接触,这个我们努力争取的目标,就像圣徒相通或救世主降临一样含糊不清。星际探索是方法论公式掩盖下的礼拜仪式,研究人员的谦恭劳作实际上等于是期待着圆满的结局,期待着天使的报喜,因为在索拉里斯和地球之间并不存在任何桥梁,也不可能存在任何桥梁。

人类总是这么傲慢,并惯以卑微的姿态来遮掩傲慢。人类期待着遇到神、接触神、被神救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人是神子,人最终可以成神。然而——

他既不拯救什么,也不服务于什么,而只是存在着。

PS:斯坦尼斯拉夫·莱姆在国内应该算比较冷门的科幻作家了,至少我以前比较少看到有书单推他的书。今年是莱姆诞辰一百周年,难怪突然出来好多推荐。他和上个月写过的那位史蒂芬·巴克斯特的书都很好看,只能说那个时代太过群星璀璨,以至于这两颗星的光芒没那么容易被发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