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柚 – 谁杀死了知更鸟?(中英双语)(Cover 清风疾行_)
Album Art
谁杀死了知更鸟?(中英双语)(Cover 清风疾行_) - 漆柚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书笔记

文/苏七


某天,小绿在群里提问:“有什么书是你们看一千三百遍都看不烦的,就不知道看什么就拿出来看一下,随便就想看看的那种。”

我想起一个说出来可以很装13的人名:赫拉克利特。这位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哲学家据说是辩证法的开山者。他有两句话被世人传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读书这个事,阅历和心境的影响很大。是不是也可以认为,生活的不同阶段读同一本书,读到的内容产生的感受也都是不同的?

诸法无常,是生灭法。

所以其实,你从没读到同一本书?

当然了,我个人是记性不好,读过就忘了。隔段时间再翻出来就像新的一样【允悲】。

就像《Criminal Minds》前十一季我都看了十几遍了,每集开头还是要想一下,到底谁是凶手来着?

“人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如果可以把所有事都忘掉,以后每一日都是个新开始,你说多好。”


记性不好,也不全是坏事。

福尔摩斯说他会把脑子中对他要做的事无关的信息都忘掉,才有足够的空间来放有用的知识。记性和忘性,争取和放弃,都是一样的工具,只不过得会用能控制,不然就真的悲伤了。

赫拉克利特两千五百年前先悟出这个道理,一切都是变化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好像字数又凑够了,哈哈哈哈。


好吧,我们来说《杀死一只知更鸟》。

第一次看这本书已经不记得是哪年哪月,印象中就是一个小姑娘天天跟她哥哥东跑西颠当假小子的小镇故事,最惊险刺激也不过是去探一个从不出门的怪人的家,或是偷偷跑去法庭围观审判。

时隔多年,重读这本书,故事已在其次,更多是感触。


这是一本关于成长的书。

主线故事发生在斯库特·芬奇小姐八岁那一年夏天。八岁,自我意识刚刚开始冒头、开始思考“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做什么”的阶段。斯库特不想做端庄淑女,对很多“应该”的事很迷惑,对外部世界的变化怀着戒备和自然而然的对抗。

她不喜欢上学,因为老师批评她阅读的方式不对;她不喜欢卡波尼,因为卡波尼总是干涉自己的私事;她甚至有时候讨厌哥哥杰姆,因为他开始长大,开始表现得比她懂得多并且对她指指点点。

“夏天是我们最好的季节,它意味着可以搬张凉床睡在有纱窗围着的后廊上,或者去试着睡在树屋里;夏天意味着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它是干燥的风景里上千种的色彩……”

初夏枣树荫下摇曳的阳光,睡眼惺忪里的午后蝉鸣,记忆里山青水长的小村庄和那些生活在那里的人们……

“就是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他们太担心来世了,以至于都没学会怎样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你往街那边看一下,就知道它的后果了。”

突然有点明白爱因斯坦那句“time is illusion”是什么样的体验了。


《教养的迷思》里,把对一个人性格的影响归结于三点:遗传,家庭和伙伴。

现代发展心理学的某些理论里,把“原生家庭”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至于很有些人,谈心理创伤必提原生家庭,仿佛自己日子过不好,全是父母的错。

可是,大家都一样受这三样的影响,伟人的父母不一定是伟人,罪犯的父母不一定是罪犯,另外那些影响从哪儿来呢?孰轻孰重呢?

我也是个自八九岁开始就烦人的令父母头疼的假小子,也曾以为自己痛苦的根源来自“原生家庭”的枷锁背负。如今年近不惑,花了小半辈子时间去对抗师长教的所谓“应该”,却在骨子里越来越活成父母希望的样子。

要不要感到悲哀?


其实也难怪“原生家庭”要背锅,上面说的三点,之间的区隔并没有那么大。遗传基因一样来自父母,而伙伴……不管兄弟姐妹还是学校邻居,也都是父母的选择。还有更重要的一点,父母本身,也并不单纯只需要扮演家庭教养者的角色,也有“陪伴者”的角色,尤其是独生家庭,伙伴关系,其实是可以从父母开始数起的。

就像阿蒂克斯。

“我从未特意学过认字,可是不知怎么的,就私自沉溺于每天的报纸中了。在那漫长的教堂礼拜中——是不是那时候,我学会了阅读?我从不记得自己有不会读赞美诗的时候。现在我被迫反思起这件事,阅读对我好像是自然发生的,就像学会不用看就扣上连衣裤的底襟,或者把缠在一起的鞋带解开打成双结。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阿蒂克斯移动的手指上面那些线开始分成了不同的字,可是在我印象中,我每天晚上都在盯着它们,耳朵里听着当天的各种新闻,有即将颁布的法案,有洛伦佐·道牧师的日记,等等——都是我每晚蜷进阿蒂克斯怀里时,他正好读到的那些内容。我以前从未热爱过阅读,可现在我则担心起要失掉它了。阅读就像一个人的呼吸,即使不喜欢也不能不做。”

身教远大于言传,道理谁都听过,但仍然有人会一边拿着手机玩游戏一边苦着脸问,我家孩子就喜欢玩手机不爱看书怎么办?

呵呵。


好像跑题了,那也没什么。


《杀死一只知更鸟》

标题特别不符合十万加的标准,简直可以说是不知所云。


当年读完的一大收获是知道了什么是知更鸟。

传说里,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知更鸟为了缓解耶稣的痛楚停在耶稣身上唱歌,鲜血染红知更鸟胸脯上的羽毛。

这个隐喻在第十章才初现端倪:“要记住,杀死一只知更鸟,就是一桩罪恶。”

斯库特在身为律师的父亲所负责的一个案子里完成了对人性认知的第一次褪变。她心目中高贵而智慧的父亲被身边人嘲讽谩骂,她开始思考什么是尊重什么是公正什么是勇敢。


每个人,这一生,都会经历这一次。

越过名叫“父亲”的坎儿。

“你会走到这样一条界线:不跨过去——你会不幸……而跨过去——也许会更不幸。”(这是我强烈不推荐孩子在成年之前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原因)


最惨莫过于俄狄普斯。

辛克莱虽比不上杰姆和斯库特兄妹俩,可是已经比德米特里幸运得多。

【我心中忽然泛起了一种新鲜奇妙的感觉,一种大逆不道、恶毒彻骨的感觉:我觉得自己竟凌驾于父亲之上!在那刻,他的无知无觉竟令我心生鄙夷,他对一双湿靴子的责骂显得多么愚昧。“你什么都不知道!”我心想,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杀人犯,别人却只盘问他偷面包的罪过。这一感受很丑恶,却强劲有力,深深刺激了我,没有任何念头像这个一样,将我和自己的秘密与罪过如此牢固地绑在了一起。我心想,克罗默说不定已经找到警察告发了我,暴风雨正劈头而来,而父亲依然只把我看成一个无知小儿! 在讲述至此的这段经历中,这一刻至关重要,影响深远。这是父亲的神圣光辉第一次显得黯淡,也是我童年体验之树的第一道刻痕,要成为自我,每个人最终都得毁去这棵树。我们命运内在的核心脉络就寄身在这些无人知晓的经历中。这些裂痕最终会弥合,痊愈,被遗忘,然而在心中最私密的角落,它依然在生长,流血。】

相较而言,阿蒂克斯简直成了所有人都期望拥有的别人的父亲。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做家长很失败,可是我就是他们拥有的一切。在杰姆仰视别人之前,他首先仰视的是我,我希望自己正直地活着,以便能坦然面对他……如果我默许这类事情发生,坦率地讲,我就没法再正视他的眼睛,一旦我不能正视他的眼睛,我就知道自己已经永远失去了他。我不想失去他和斯库特,因为他们就是我的一切。”

“是,她明白我知道她努力了。这很重要。”


昨天去看《蜘蛛侠·平行宇宙》,里面父亲隔门向儿子剖白的话虽然略显俗滥,仍能感动我:“I saw this spark in you, it’s amazing!”

跨过这道坎儿,获得因自我认同而产生的巨大能量,做自己的英雄,是件特别幸福且幸运的事。


书里还很喜欢莫迪小姐和雷蒙德先生,以及怪人拉德利。

“心智正常的人从不会恃才而傲。”——莫迪小姐

“为了人给人带来的苦难而哭泣——他们这样做时甚至想都不想。为了白人给黑人带来的苦难而哭泣,他们甚至都不愿停下来想一想其实他们也是人。”——雷蒙德先生

————————————

【以下是零碎的摘录】

关于勇敢

“抬起头,放下拳头。不管别人对你说什么,都不要发火。试着用头脑去抗争……道理很简单,不能因为我们在此之前已经失败了一百年,就认为我们没有理由去争取胜利。”

“我想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而不要错误地认为一个人手握枪支就是勇敢。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你很少能赢,但有时也会。杜博斯太太赢了,用她那仅仅九十八磅重的身躯。按照她的观点,她死得无怨无悔,不欠任何人,也不依赖任何东西。她是我见过的最勇敢的人。”

我父亲虽然讨厌枪支,也从未参加过什么战争,却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


关于尊重:

“如果你能学会一个简单的小技巧,你就能和所有这些人相处得更好。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从他的角度去看问题……”

“人家经历的事我们永远搞不清。谁知道关着的门里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样的秘密……难道我们不知道与人交往体面的做法是走前门而不是到侧窗吗?”

“如果别人认为那是个下贱的称呼并用来骂你,对你来说永远构不成侮辱。它只能显示那个人有多可怜,它不能伤害你。”

“当一个孩子问你问题时,看在上帝分上,你要好好回答他。千万不要编故事。孩子虽然是孩子,可他们能比成人更快地发现你在回避,而这种回避只会把他们弄糊涂了。”我父亲沉思着说,“你今天下午的回应是对的,但理由错了。说脏话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随着他们的成长,等他们知道那样并不能引人注意,便会自动改掉坏习惯。但暴躁的脾性却不会。”

“在我能和别人过得去之前,我首先要和自己过得去。有一种东西不能遵循从众原则,那就是人的良心。”

“没有必要把你懂的所有东西都说出来。那很不淑女——再说,人们不喜欢他们身边有人比他们懂得更多。那会让他们很恼火。你说得再正确,也改变不了这些人。除非他们自己想学,否则一点办法也没有。你要么闭上嘴巴,要么就使用他们的语言。”


关于优秀:

“优秀的人”就是指那些根据自己的见识尽力而为的人。


关于公正:

每当我和杰姆打架时,阿蒂克斯从不只听他的一面之词,还要听听我的理由。


————————————

【关于背景音乐的一个PS】:知更鸟是英系推理比较喜欢用一个隐喻,有一首暗黑风格的童谣叫《Who killed Cock Robin》,曾被古典推理大师S.S.Van Dine曾在其小说《主教谋杀案》中引用。

挪威推理小说作者尤·奈斯博写的《知更鸟》也挺好看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评论(8)
热度(4)